《蘋果日報》報導本校 小學實行「下午不上課」 小朋友做另類功課

浸信會天虹小學實行下午不上課體驗至今已一學年,今天舉辦「DreamStarter啟夢者計劃」成品展示,將學生一年來追夢的成果展示。

校長朱子穎在開幕式中表示,基礎教育最重要的概念是,準備好墊子讓小朋友跌、讓他們輸,「小朋友有夢唔係去打擊佢哋話唔得,而係去幫佢哋去得。」他指香港人有一種「忙」的基因,但往往都忙得沒有意義,他希望透過「啟夢者」,讓小朋友學會解決困難完成目標,「分數唔係最重要,重要既係佢哋既參與度同熱情。」他指功課只是收集數據的方式,如果老師批改功課後發現有四分之三的學生都做錯,應先檢討自己教育方式作出改變。

學生葉芷彤是「藝術車」組別的成員,她指因爲看到黃大仙有很多老人家沒有娛樂,又看到垃圾站中堆滿可用資源,因此利用資源回收方式製作「藝術車」,「第一次推車出去表現個時,冇人理我地,可能係因為架車未裝飾好。」後來在裝飾好後,她們到老人中心表演,她指老人家都好開心。

另一個組員許錦達指,他負責表演皮影戲,飾演《西遊記》中的沙僧,他指整個計劃都很有趣,唯一一次組員起爭執是因為角色分配問題,「後來伍sir叫我地猜包剪揼,我地就解決咗問題。」

「Trendy Tracks」的組員陳祉璁指,他們的夢想是希望讓小朋友多說話,所以設計了錄音裝置裝在鞋上,他指小朋友可以透過聽錄音來學會說話,「呢啲鞋都係我地自己畫,出面買唔到。」他指著鞋開心地說。同組的小朋友都很支持自己的組別,都穿上自己的鞋子回校。

「啟夢者」計劃是將高年級及低年級兩組別隨機分成28組,每組8至11人,組內包含各組別不同年級學生,他們需要訂立一個「夢想」,例如「藝術車」、執紙皮幫助老人、智能流浪貓屋等,學生需要「眾籌」來完成目標。「DreamStarter啟夢者計劃」行政總裁黃家敏指,未來會有四至五間學校加入計劃,亦可能有中學參與。

轉載自:2017-06-23《蘋果日報》 小學實行「下午不上課」 小朋友做另類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