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家長完成了一天忙碌的工作,肩膊上有著無比的經濟/供樓/租樓壓力,晚上OT再迫完地鐵回到家中,看到本文的「夢想」無限離地標題,你可能會感到憤怒。先靜心想一想,我們這一代不易談夢想可以理解,但不代表我們的下一代沒有夢想。

不用翻開兒童教育理論的書籍,大家也知道「言教不如身教」。孩子的成長,首先是從模仿中學習,引點經,據些典來討論,《顏氏家訓》指出父母教導子女,當從小施以身教言教,父母應以身作則,讓孩子耳濡目染;外國教子亦有句話說 “Children don’t listen to their parents but copy them.”相信大部份的父母也認同身教的重要,希望自己能成為孩子的榜樣。孩子是非常敏感及直接的,他們能從身邊的成年人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比我們能想像到的更加細緻。
先不說行事為人如誠實、有愛心、說話有禮等手板眼見的家庭教育,父母對人及物的反應、家人之間的互動、對人和社會的信任等行為,總是能向孩子傳達出某些價值觀。我們的孩子從小就在家庭的行為反應,學會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活在父母的價值基礎之中。
要教孩子有夢想,當成年人的,你應先找回自己的夢想。
說回學校教育,浸信會天虹小學於本學年推動身教式的夢想課程「DreamStarter 啟夢者計劃」,讓每個學生在一個學年裡,與老師一起實踐一個夢想,改變現有課堂時間表,希望學生在毋須追趕功課進度下與教師一同尋夢,及從不同探索體驗中得到書本外的知識。 DreamStarter的概念為「超學科」的雙學制運作,午飯前按資助學校的課程分班分科學習;下午課程稱為 DreamStarter,學生不按年級和能力分班,約8至10個學生隨機分配一組,全年跟隨一位指定的老師一起學習,然後商討一個夢想主題學習。 DreamStarter主題裡面必需有四項元素,分別是大膽嘗試、創意、企業家精神及共享經濟( Sharing economy )。DreamStarter的內容最好是沒人做過,老師不懂也沒關係,因可避免有既定答案,亦可讓老師身教學生如何學習做一件新事。學習企業家精神亦十分重要,因香港的大部份學習模式,目的是培育出色的「打工仔」,今天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成為具共享經濟模式價值觀的企業家。

就在下幾篇專欄,再與大家分享學生和老師在課時內的「玩創」夢想項目吧!

浸信會天虹小學朱子穎校長
轉載自:2017-05-25《Easy PaMa》玩創校長專欄:我們要身教孩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