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 電腦廣場》專欄:有一種學習叫「放手」

06122016112904-0001

有一種責任,是上天給了所有當父母的,就是好好照顧自己的孩子,無論是起居飲食,以至學校學習,作為成年人一定盡心盡力為兒童做的最好。但在這個標籤化的世代,父母掛心一點會被稱為「怪獸家長」,子女照顧好一點便成為「港孩」,放手多一點又怕叫「街童」,如何平衡呢?

在眾多的教育理論中,由布魯納、羅斯和吳德(1976) 提出的「鷹架理論」正好給我們一點啟示。「鷹架理論」簡單點來說,是最初兒童需要在成人的支持下學習,當兒童的能力漸漸增加之後,社會支持就逐漸減少,而將學習的責任漸漸轉移到兒童自己身上,如同房子蓋好後,要把鷹架逐漸移開。

當然,每個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所需要的支援也不同,只有照顧者才最清楚,但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特別在閱讀學習方面,可以利用「鷹架理論」來「放手」,以建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浸信會天虹小學與Library Master聯同Sprout by hp合作,以自主學習概念重新設計了學生圖書館系統,並減省圖書館內教師人力資源及整合行政程序,促進提升學與教效能。新系統善用了Sprout by hp的Intel® RealSense™ 3D掃瞄器,學生只需攞放書本及圖書證在電腦前,系統可自行掃瞄書籍ISBN、快捷上載封面及3D影像,讓同學自己在館內整合豐富的學習資源。

現今文字作書評已不能滿足同學對事物的期待和幻想,為強化同學學習領域和培育同學創意精神,新系統提供繪畫書本評語,幫助低年級同學以不同方式表達閱讀後感想,包括以繪畫取代文字。而且,同學只需登入Library Master – OPAC 2.0帳戶,在家中也能享受閱讀、與同儕分享其讀後感,及培養閱讀的自律性。

當學生自助記錄圖書及自行撰寫書評後,所有閱讀的大數據會在Library Master – OPAC 2.0閱讀社群資源平台中整合。平台集中處理校內學習資源,成為老師及同學一個分享閱讀、分享各種各樣電子學習資源的平台,同學亦可在平台中搜尋實體書、電子資源及電子書。另外,Library Master引入不同種類的校外電子書,協助學校推行校本閱讀活動,令同學透過OPAC 2.0帳戶,一站式電子化管理自己的閱讀紀錄,發揮自主學習的成效。

朱子穎校長

轉載自:2016-12-06 《PCM 電腦廣場》有一種學習叫「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