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度清遠連南瑤族農家莊三天交流團

SANYO DIGITAL CAMERA

一月十三至十五日,我校參加了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主辦及資助的「薪火相傳」國民教育活動系列之同根同心-香港初中及高小學生內地交流計劃,前往探訪清遠連南瑤族農家莊。第一天的行程,我們全體師生三十七人,聯同中華青年流中心的兩位職員一起乘旅遊巴士由深圳灣口岸過境。整個過關過程非常順利,最後眾人改乘內地旅遊巴士向清遠連南出發。沿途中,有幾位學生因暈車浪感到不適,不停地嘔吐,情形也顯得有點狼狽。終於幾經辛苦到達目的地-連南,那時已經約是下午三時許。我們首先到當地的香坪中心學校拜訪,該校的唐校長向我們簡單介紹學校情況,然後再由甘主任帶我們參觀學校的設施。香坪中心學校的校園頗大,但校舍和學生宿舍卻有點殘舊。其實此時我們只稍作參觀,目的是為明天展開活動做準備,所以只逗留一個多小時便去吃晚飯了。晚飯後,我們再驅車前往盤古王文化公園看瑤族歌舞。瑤族人民無論男或女均善於歌舞。他們全晚的表演主題是圍繞着瑤族的衣、食、住、行、婚禮文化,同學們不但看得如癡如醉,更能上台與表演者共舞。這晚大家都玩得樂不思蜀,完全陶醉在歌舞聲中。快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我們也乘旅遊巴士回酒店去。回到酒店,四位老師還要陪同自己小組一起反思,接着我們更要開檢討會,直至大家分手返回自己房間休息時,已經是深夜了。此時,我們已疲憊不堪,不消一刻便倒在床上昏昏欲睡了。

SANYO DIGITAL CAMERA

第二天,是整個交流團最精彩的一日行程。當天,我們全部6:45起床,先在酒店吃完早點,便驅車前往香坪中心學校拜訪。抵達香坪中心學校校門,已經看見兩旁有學生列隊拍手歡迎。我們集合在操場上,兩所學校互相交換紀念品,接着便由甘主任介紹少年先鋒隊,內地領隊黃先生教敬禮,跟着便是「小老師」計劃進行時間。香港學校的老師教授他們製作毛巾蛋糕、跳繩和踢毽子;而內地學校是教我們跳竹竿舞、滚鐵環和跳皮筋。我們的學生跟內地學生一起手牽手,做成一對一對的小伙伴進行遊戲,玩到整個校園都洋溢着一片歡樂的笑聲。下午,是最重要的行程,就是前往山區探訪農家和貧農。我們的學生首先分成六組,由當地的瑤族孩子帶我們回到她的家裏,學習做農務工作及協助做家務,並且在農戶家中一起共嚐午餐。我看見同學們都很積極和樂意地與瑤族的人民溝通,學習他們的語言和文化。雖然農家的午餐是清茶淡飯,同學們竟然沒有一點嫌棄,還吃得津津有味呢!飯後,他們繼續到一位家境較為貧窮的瑤族家庭探訪。當同學們一踏入那戶貧農家庭時,大家便紛紛送上禮物。我也帶備一些罐頭、朱古力和餅乾送給貧農。剎時,我看見貧農們的臉上露出很滿足的笑容,並且欣然地接過我們的禮物。最後,港、瑤兩地小孩聚在一起嘻嘻哈哈地閒話家常,簡直把兩地的隔膜也打破了!時間過得很快,又是我們與兩個家庭告別的時候,大家依依不捨地話別,有些同學更留下通訊地址與瑤族小朋友聯絡,希望大家的友誼可以能夠延續下去。這天活動也在我們互相分享的聲音中完結了,當晚我們可以也早一點回到酒店,讓同學多點時間休息和繼續完成那本小冊子,把兩天的內容和得着,一一記錄下來。從他們的文字的描述,可知他們收穫異常豐富,那份滿足感也填滿他們的心腔了。

SANYO DIGITAL CAMERA

到了第三天,我們仍需多拜訪一間學校-南崗中心學校。那天清早,天氣十分寒冷,大家凍得手腳都僵硬,但卻被南崗中心學校學生的熱情也溶化了。招待我們的南崗中心學生大部份是第八班學生,年紀比天虹的同學年長。他們用教唱瑤族歌、刺繡、跳長鼓舞來招待我們。而天虹的同學們對上述三項活動也非常感興趣,最後大家互相握手、互相交換禮物、互相留下通訊地址,這樣我們便完成這一次探訪活動了。三天的行程終於過去了,我感到今次旅程雖然辛苦,但同學們真是學習到認識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文化特色,也學習到如何與人溝通的技能,又能親身體驗到貧農的生活。我希望學生們透過今次體驗,從此更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更加努力讀書,將來為國家、為社會出一份貢獻。

簡潤庭 遊歷分享
關老師 遊歷分享
王珏婷 遊歷分享
邱主任 遊歷分享
溫主任 遊歷分享
何家華 遊歷分享
范浩然 遊歷分享
陳美月 遊歷分享
方加惠 遊歷分享
吳思恩 遊歷分享
吳梓華 遊歷分享
杜寧川 遊歷分享
胡駿軒 遊歷分享
張汶軒 遊歷分享
梁美儀 遊歷分享
梁愷怡 遊歷分享
梁駿杰 遊歷分享
許靜儀 遊歷分享
郭姍姍 遊歷分享
陳柏君 遊歷分享
陳柏明 遊歷分享
陳靖康 遊歷分享
陳澤森 遊歷分享
陳麗嫻 遊歷分享
勞芷姬 遊歷分享
馮德榮 遊歷分享
黃主任 遊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