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報導 少年玩Truth or Dare打劫闖禍 坐監3年感激家人不離不棄

一把生果刀,一句「打劫」,就此改寫一個少年的人生。22歲阿凱數年前和朋友玩「Truth or Dare(真心話大冒險)」,「大冒險」酒後搶劫便利店而被判囚,服刑3年零4個月,除了感激家人不離不棄,他希望用自身經歷告誡年青人切勿貪玩闖禍。天虹小學與懲教署合作舉辦書信活動,由小學生寫信關心囚友,囚友回信時落筆剖白悔意,分享不少和阿凱一樣的真實故事。
阿凱當年和朋友喝得醉醺醺,「有個同學仔非常之衰,佢叫我試下搶劫……攞咗生果刀之後,行去7仔嗰段路,我係覺得好漫長嘅。」走到便利店門口,犯罪一剎那卻比想像中快,「入到去原來好簡單,攞住刀同職員講打劫,我玩玩下諗唔到個職員會咁驚,將收銀機啲錢俾晒我。」犯事後眾人以搶劫得來金錢北上玩樂,到早上酒醒,他接到家人來電,「你知唔知香港警察通緝緊你?我呆一呆,無諗過咁大件事。」

一度掙扎應否一走了之,阿凱最終不捨家人而決定回港過關時自首,「同埋我唔想做過街老鼠,左閃右避。」判囚後到壁屋監獄服刑,初時曾擔心會被家人離棄,「我入去第一日屋企人已經嚟探我,嗰一刻我真係好感動喊咗出嚟,15分鐘(探訪)時間我真係差唔多喊咗一半。」他形容探訪時和家人隔着玻璃完全無法接觸,「淨係見到樣同聽到聲。」

輸了遊戲又輸了光陰,慶幸家人鼓勵他不要放棄自己,「叫我錯咗就重新嚟過。」出獄後阿凱現已重投社會,他決心不再令身邊人失望,「對唔住已經講過好多次,而家我要用行動去證明」。

後悔的又怎只得阿凱一個,浸信會天虹小學舉辦「信有明天」活動,去年首次由約100名小四學生寫信予在囚人士,懲教署其後安排囚友回信,不少囚友盡訊心中情。有在囚媽媽剖白失去自由後,最懊悔是錯失陪伴年幼兒子成長機會。

學生信中大都好奇獄中生活如何,並以赤子之心鼓勵若囚友他日重投社會,希望他們努力生活,戰勝他人目光。負責活動的黃永康老師表示,其實很多學生從未試過寫信給別人,「平時只係學格式學上下款,今次希望可以令佢哋學識愛同關懷。」懲教署高級懲教主任馮宇提到,回信者來自4個懲教院所包括成人及青少年,在囚人士收信後反應雀躍,因感受到有人關心自己,而不同身份的囚友回信亦各有特色,「例如女士會畫多啲公仔俾小朋友。」

天虹小學與懲教署合作舉辦書信活動,由小學生寫信關心囚友,有囚友回信時落筆剖白悔意。朱家駿攝天虹小學與懲教署合作舉辦書信活動,由小學生寫信關心囚友,有囚友回信時落筆剖白悔意。朱家駿攝 
同學們逐一讀出自己寫給在囚人士的信,內容除了好奇獄中生活環境,亦以赤子之心鼓勵囚友不要放棄,若有機會重投社會要努力生活。朱家駿攝同學們逐一讀出自己寫給在囚人士的信,內容除了好奇獄中生活環境,亦以赤子之心鼓勵囚友不要放棄,若有機會重投社會要努力生活。朱家駿攝  小五學生靖童(右)形容,「回信畀我嘅囚友好好人,佢同我講要努力學習。」朱家駿攝小五學生靖童(右)形容,「回信畀我嘅囚友好好人,佢同我講要努力學習。」朱家駿攝 
小五學生昕昕(右)指,寫信時很緊張,「想了解佢哋嘅生活」,收到回信一刻十分難忘。朱家駿攝小五學生昕昕(右)指,寫信時很緊張,「想了解佢哋嘅生活」,收到回信一刻十分難忘。朱家駿攝  小五學生雅詩(右)坦言,曾覺得更新人士「有種呢個係衰人嘅感覺」,但與阿凱接觸過後「又覺得其實唔係想像中咁衰。」朱家駿攝小五學生雅詩(右)坦言,曾覺得更新人士「有種呢個係衰人嘅感覺」,但與阿凱接觸過後「又覺得其實唔係想像中咁衰。」朱家駿攝  小五學生昕昕寫到「希望你可以為你的家人努力生活下去」,回信的是一名在囚媽媽,坦言獄中最不開心是失去自由後,未能陪伴年幼兒子成長。朱家駿攝小五學生昕昕寫到「希望你可以為你的家人努力生活下去」,回信的是一名在囚媽媽,坦言獄中最不開心是失去自由後,未能陪伴年幼兒子成長。朱家駿攝 
懲教署高級懲教主任馮宇指,今次有4個懲教院所參與,囚友「有男、女,成人同青少年,見到佢哋收到信之後都好雀躍,因為有小朋友寄信畀佢哋,有人關心佢哋。」朱家駿攝懲教署高級懲教主任馮宇指,今次有4個懲教院所參與,囚友「有男、女,成人同青少年,見到佢哋收到信之後都好雀躍,因為有小朋友寄信畀佢哋,有人關心佢哋。」朱家駿攝 

轉載自:2019年1月9日《蘋果日報》少年玩Truth or Dare打劫闖禍 坐監3年感激家人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