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將至,身邊的朋友欲安排將要升讀小三的兒子報讀編寫程式(簡稱編程)的課程,她最近向本人查詢意見。我心中好奇地想,一般家長都會安排子女學習樂器類(如:鋼琴、小提琴等)或是運動類(如:游泳、溜冰)等活動,為何她會安排她的兒子學習編程?於是,我問她為何。她的回答如下:
「人與人之間可以透過眼神、手語和語言來溝通;人與電腦就需要程式語言來溝通。隨著智能電話的普及,電話中的流動應用程式(App)逐漸融入我們日常生活,我們需要不同的流動應用程式協助我們或令我們更方便完成事情,所以我認為編程是未來必須具備的其中一種能力。」
本人當然認同她的看法,亦欣賞她對未來的預示。許多家長起初聽到「編程」都會聯想一大堆英文及指令,認為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物,更認為只適合男孩子學習。個人認為學習編程適合任何性別的小朋友,這是因為編程背後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培養兒童「運算思維」,促使兒童做事更有條理,讓他們懂得自己規劃先做甚麼及然後做甚麼。因此,不論男孩子或是女孩子都可以學習編程。(有關運算思維及其背後理念,本人將會在下篇文章再作詳細解釋)
最後,我向她建議報讀親子班的編程較為理想,因為透過共同參與和學習,家長更明白及了解編程是甚麼。最重要的是透過學習編程能與子女共同解難及製作程式,那份成功感一定是很滿足的。維珍集團CEO-Richard Branson曾分享過他的成功經驗:學習任何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實踐。”The best way of learning about anything is by doing.”
編者: 陳奕鑫 – 浸信會天虹小學課程發展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