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住的學習概念,是建立在前人的經驗之上,經理論化後,再由我們去獲取或配合時代而加以修改,以改進現有的知識、行為、技能等。學習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事件和程序的收集,學習對每一個人的影響都永久的。但是,傳統教育都是比較比動及以教師為中心的,要學習什麼、要怎樣學習都是由老師告訴我們;學習能力是人人也有的,但仍然有很多人懼怕學習-因為他們怕面對問題及學習動機沒有被引發。老師們陪伴及引導學生面對問題,再去解決問題,當問題被解決,他們會感受到成功感,學習動機自然慢慢地被引發出來;長輩經常說年青人要「學番門手藝」,但現在是知識型社會,只是一門手藝是不夠的,而是我們要不斷地學習,學習面對千變萬化的難題及挑戰,從而實現夢想。
而「DreamStarter啟夢者計劃」是一個社會創新項目,透過共享資源,經驗分享,以及眾籌等方式,協助小學生實現他們的夢想。計劃鼓勵學生運用創意,利用身邊的資源,如藝術、科技等,帶來不一樣的學習,並為社會帶來改變。而浸信會天虹小學在16/17學年推行的「DreamStarter啟夢者計劃」旨在鼓勵學生運用創意,制定他們的夢想。在過去一年來,學生透過dreamstarter.hk的網上眾籌平台,介紹自己的計劃,籌集政商學界等不同社區人士的支持,而在於6月23日(星期五)舉辦「DreamStarter Fair成果展」,就展示出他們一年來努力的成果。
在成果展中,浸信會天虹小學其中一位負責樹屋計劃的老師分享到,不論小朋友有多不設實際的夢想,老師的責任就是要盡力幫助他們達成目的;在開始時,因為資源及技術問題,對整個計劃的信心也不大,但因為小朋友的堅持,他便竭盡所能、想盡辦法來協助他們完成目標。另一位常識科老師-黃主任分享到,在這個計劃中,自己亦需面對一個難關-處於傳統教育多年,現在需要用新模式去教育下一代,唯有自己跳出固有思維的框架,從新角度思考問題;在過程中需要先把計劃內容「消化」、再擴大自己的思維模式,這才能帶著學生去構思、策劃及籌集資源,從而輔助學生去達成夢想。
「DreamStarter」創辦人黃岳永先生的理念就是希望培養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用創新思維為社會帶來改變,並學習與不同階層溝通,懷着信心解決問題,以及學習企業家精神,迎接未來的挑戰,為這個城市帶來希望。

「DreamStarter」創辦人黃岳永先生分享中

程sir團隊與電能車
轉載自:2017-06-29《教育家報》擁抱夢想 創造未來 -「DreamStarter」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