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程志祥(浸信會天虹小學創新及教研主任)】
TSA的原意是讓學校及家長掌握小朋友的學習情況,因此學校能好好利用這些數據來設計教學計劃,為不同的小朋友學習階梯打穩基礎。TSA(編按:政府稱最新改良版的 TSA 為BCA)的形式為傳統測考模式,分為不同科目並以紙筆形式進行評估,形式跟中學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差不多。長久以來,香港小朋友習慣了參與不同的測考,由多年前的[升中試](前稱香港中學入學考試)至[會考](香港中學會考)到現在。這些年來香港社會不斷在進步,不同的教學科技出現,無線網絡、平板電腦教學及至近期的STEM教育,小朋友的學習方式著實與廿多三十年前改變不少,但我們還是沿用以往的評核方法,怎不令人擔憂。
現今評估趨向多元化,以STEM教育為例,筆者曾經教授小朋友一個有關改裝迷你四驅車的STEM計劃,我們會以不同的形式來收集這STEM活動的相關數據,我們從這STEM活動的多元化評估概念作為出發點,思考可否替代TSA。先看看TSA要考核的科目包括中文、英文及數學科,當中均考核小朋友應用該科知識的能力,並未能確切知道小朋友是否有能力綜合不同的知識並運用於解決難題方面。
而於迷你四驅車STEM計劃中,我們會於三方面評估小朋友的能力。首先,小朋友需要細閱製作及改裝迷你四驅車模型的說明書,並按指示完成化務,這說時書不僅只有圖片,還包含不同的知識點,如科學科提及的齒輪、電池及重心等等。小朋友也需要因應自己的設計編寫簡介一則,這正正是評核小朋有的語文應用和科學知識的能力。另外,小朋友需要量度迷你四驅車行走一圈需時多久,從而計算出迷你四驅車的速度,所以他們需懂得運用數學科所學有關速率的計算,並思考如何改裝能讓迷你四驅車走得更快。
綜合以上評核方式,不僅可了解小朋友對各學科知識的掌握,又可讓小朋友發揮創意並綜合不同資訊來解決難題。但最重要的是將評估融合於小朋友喜歡的活動中,跳出紙筆評估的考試模式,小朋友更投入並樂在其中,不知不覺間,各項評估的數據活現眼前。給予施教者充足的資料來回饋小朋友。我相信這才是合乎現今學習模式的評核理念。
轉載自:2017-2-1《立場新聞》讀者投稿:以STEM評估取代T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