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新聞》專欄:馬後炮的家長日

課室。(資料圖片)

轉載自:2016-11-3 《立場新聞》馬後炮的家長日

大家有沒有每年到醫院或診所為自己做身體檢查?為何要定期做身體檢查呢?在現今的社會,健康問題以慢性病居多,而這些疾病初期都沒有明顯徵狀,當徵狀出現時大多已經很嚴重了。只有定期作健康檢查,才能在患病初期發現問題,及早作出適當治療和跟進。預防是對付疾病的最佳做法,相信大家都明白及同意的。

學校每年都會定期舉行家長日,透過面談和派發成績表,檢討學生在學習上的得與失。這種行之已久的模式和制度,在香港大多數的小學仍然進行中。驗身報告和成績表(報告)的功能有沒有分別呢?

浸信會天虹小學在2016年度開始,將家長日安排在考試前進行,而不是考試後才接見家長派成績表。

圖表由作者陳奕鑫老師提供。

學校會將學生平日課堂及課業上的表現所收集得來的數據,套用在各學習範疇,追縱學生在不同課題的學習表現,讓老師、家長及學生在每一天課後(考試前)檢視強弱項,對症下藥來補足,希望能在考試之前解決問題。這種做法與每年定期做驗身的道理一樣。家長日應該是告之家長及學生在考試前應該留意和跟進的事宜,而不是結果已定派發一張成績表告之學生的弱項。成績表只是一份結果,告訴學生有甚麼不足未學好,但學生分數已成定局,當想補救時亦來得太遲了。

若你是家長,你想在考試前先了解子女的不足,亡羊補牢?抑或在考試後才得知結果來幫助子女呢?你,心中一定有一個答案的。

預防是對付問題的最佳做法,不論是對付疾病、是學業甚至是管理一個國家和地區,道理都是一樣。

陳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