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Kids 《PCM 電腦廣場》分享:教師還要改簿嗎?

whatsapp-image-2016-10-19-at-3-42-44-pm

轉載自:2016-10-18 eKids 《PCM 電腦廣場》教師還要改簿嗎?

當社會都關注資訊科技能否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時,沒有很多的人士關心資訊科技可否減輕教師的工作量?或是資訊科技教學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要解答這問題,筆者先從分析教師日常工作開始。[批改作業]佔教師日常工作最大部份。社會人士經常提及學生每天做功課至夜深,但很少提及教師[批改]至深宵。以一個普通教師為例,他可能每天需批改四份學生課業,而每班有約二十五人,即每天一位普通教師需批改約一百份課業,估計需至少三小時。如當天需要開校務會議,則該教師可能工作至晚上八時。

另外,[備課]也是教師花很多時間的工作,而資訊科技能否協助教師輕輕鬆鬆建立自己或是學校的教材庫,以至教師能簡易地將教材及課業分享給學校內其他教師及學生。

筆者於多年前已使用資訊科技教學,發覺真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約於三年前開始教導學校的教師如何使用資訊科技來減輕自己的工作量,以下簡介兩個用法:

1. 利用[自動批改]功能
近年筆者使用最多的是一個有[自動批改]功能的網站(ScribSense)
相關網址 : http://www.scribsense.com

我們只需將全班工作紙掃描成為pdf檔案,並上傅至Scroibesense網站。設定班級及測驗資料,網站便會自動協助批改,然後製作成報告讓教師下載使用。

Scribesense能有效減輕教師批改課業的工作量,Scribesense更能分析學生於練習及測驗的表現,令教師更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照顧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照顧學習差異),但也有自身限制。首先,Scribesense只能批改英文及數學題目,並未支援繁體中文字。另外Scribesense只能批改簡單答案,並未能批改如造句等題目。
2. 利用免費的教學管理平台(E.g. Nearpod , Office365, Google Classroom)

使用一些免費的教學管理平台,我們可有效儲存學校文件,分享給不同的教職員,而不同教職可給予不同權限,其中一些教師有權修改文件,而我們也可清楚知道修改是由哪位教師提出,也可設定文件成為只可閱讀不能修改(Read-only)。筆者將自己的教學筆記應用Microsoft的OneNote製作,並分享給其他同事共用,他們可加入一些特別的點子,使課堂更有趣。最後將教學筆記分享給學生,好讓他們能更容易溫習當天所學及記錄自己的學習歷程。
總結
使用資訊科技於教學確實可減輕師的負擔,無論於預備課堂的資料或是記錄學生的成績以作跟進。祈望現今的教師能與學生一起在這資訊的年代成長。

 

程志祥
創新及教研主任
浸信會天虹小學